最新消息

2018Nov.01
Google地圖忽然不能用了?
Google地圖改變收費模式,API計費變嚴變貴影響政府機構
 
找店家消費,或是在陌生環境導覽,Google地圖都是相當方便的工具。但如今Google地圖對開發者不再那麼友善,而是在商言商要開發者付錢,不只影響到一般地圖使用者,連政府單位都要受到影響了。
 
 
今年5月2日Google發文預告,將在7月16日開發,調整收費模式。每位用到Google地圖架設服務的開發者,不論是否達到Google地圖收費的標準,都得申請API key,並且綁訂信用卡卡號。而每位都有每位200美元的免費額度,超過才會需要繳錢給Google。
 
對於政府單位來說,他們有些地圖資訊服務用戶不多,問題就是誰要貢獻信用卡卡號出來。而對於用量相當大的用戶來說,轉用其他方案如Esri ArcGIS、Mapbox或是boundless則更經濟實惠。
 
對台灣政府機關來說,看到5月的預告,7月Google開始調整收費,有達到收費標準的機構就緊張,將面臨開天窗的狀況──今年預算早已經編列,無法臨時弄出一筆錢給Google。只能等待來年乖乖編列預算。
 
預估像是台灣的實價登錄地圖,儘管不會預載入Google地圖,但大家很關心房地產,而且不熟OpenStreetMap,仍有不少人會切到Google地圖查詢他感興趣的房產。
 
去地理資訊系統並不普及,以往都是政府都市計畫需要,或是軍用需求。Google地圖開啟平民用GIS的風氣,甚至不少業餘專案利用Google地圖架起,也有不少使用量。如今在Google回收鉅額地圖投資的狀況之下,要從使用者收到每一分錢。
 
本文授權轉載自:科技新報
Back